第五届热物理多尺度模拟国际会议在肥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16

926日至28日,第五届热物理多尺度模拟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scale Simulations of Thermophysics, MSTP-2025)在合肥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与安徽省能源研究会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热物理前沿与多尺度模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MSTP-2025由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福州大学张久俊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曹炳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裴刚教授、田华教授和马浩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设置大会报告、专题分论坛及海报展示三大环节,议题涵盖微纳尺度传热、热辐射、燃烧与多相流、先进热管理、新能源技术、热功能材料、人工智能在热物理中的应用、航空航天热物理以及生物医学传热传质等多个前沿方向。

开幕式由裴刚主持,张久俊致欢迎辞。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主任、清华大学姜培学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海生教授,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盟主席、清华大学张兴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教授先后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会议在推动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方面寄予厚望。

大会报告环节由曹炳阳和马浩共同主持。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Hong G. Im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姚舒怀教授、李志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帅永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应邀作主旨报告。报告内容涉及从分子动力学到连续介质的多尺度传热建模、界面热阻的预测与调控、先进热管理材料设计、计算热物理中的智能算法等多个热点方向,充分展示了多尺度热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会议还设立10个专题分论坛,近百位专家学者应邀作报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多所海外高校的学者,围绕热辐射传输机理、燃烧动力学模拟、相变储能、新型热控材料、多物理场耦合方法、航空航天热防护设计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此外,青年学者海报展示环节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合作。


MSTP系列会议前身为“传热传质数值方法国际学术会议(ISNMHMT)”。自2019年首届会议举办以来,已在杭州、宁波、深圳、北京等地成功召开五届,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热物理多尺度模拟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本届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计算热物理与多尺度模拟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承办单位,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在会议组织、学术交流及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程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