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加盟福大!欢迎报考2023届福建省教育科研类引进生!

发布时间:2022-11-11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福建省继续选拔2023届引进生。福州大学高度重视引进生的选拔工作,站在学校战略发展高度上,加大力度引进教育科研类引进生,为学校储备一批素质高、潜力大的优秀青年教师。

福州大学从2018届开始选拔教育科研类引进生,已先后选拔五届引进生入职福大,并在福大茁壮成长,成为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引进生入职福大两年内有71.4%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其中,1名2018届教育科研类引进生于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化学学科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ESI学科排名进入前0.456‰,还有材料科学(1.580‰)、工程学(1.676‰)、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和环境与生态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学校正朝着“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图片




选拔对象



1.选拔高校全日制应届博士毕业生

2.毕业于选拔高校并在选拔高校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含博士后)。

(完整版详见相关高校就业中心网站发布的福建省2023届引进生选拔公告)


主要资格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年龄不超过32周岁(1990年7月31日及以后出生,本科学制五年的不超过33周岁)。博士必须在2023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毕业,并在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取得相应学位(博士后必须在2023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取得出站证书)。

3.参与过重大或重点项目研究、有国(境)外高校学习经历,同等条件下优先。

4.相关选拔高校(18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政策待遇


福建省政策及主要待遇:

●由省委组织部统一选拔引进,纳入福建省引进生管理,进入正式事业编制

●由省级人才专项经费给予专项奖励补助合计83万元

学校政策及主要待遇:

●直评并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聘期内年收入不低于25万元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类30万元,社会科学类10万元

●提供安家补贴40万元(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浮50%)

●提供60平方米左右的过渡住房或租房补贴

●提供幼儿园、小学、中学一体化、公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优先纳入国家级、省级人才团队

●入职前三年,免教学工作量硬性要求,鼓励打好教学基础,潜心科学研究

●来校试讲安排食宿,并报销往返交通费用

●特别优秀者,提前签订意向协议


岗位需求(总数60-90个)

滑动查看表格

部门

专业要求

联系方式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胡老师

0591-22866581

fzudqxy@163.com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类、仪器仪表类、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海洋工程类、工程力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车辆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光学工程

李老师
15120004125

liyz@fzu.edu.cn

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统计学、理论计算机科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老师

0591-22860363
 369932821@qq.com

石油化工学院

化工、材料、工业催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热能与动力工程、化学

老师

0591-22865222

syhg@fzu.edu.cn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智能建造、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海洋结构、土木工程材料

老师

0591-22865350
  tjxy-zzb@fzu.edu.cn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流域环境管理与规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类、膜技术水处理类、环境功能材料类、市政工程、环境催化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碳中和方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火灾安全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类、职业安全与健康类、地理学、生态学、城乡规划学、林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海洋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

老师
0591-22866070

lblx98@fzu.edu.cn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

老师

0591-22866280

qgzz@fzu.edu.cn

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

老师

0591-22865157

1565267582@qq.com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学(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和前沿交叉科学等)、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通信器件与系统,射频微波电磁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显示技术;光学设计;新能源技术;微电子器件与工艺;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等方向)

老师
0591-22865132

dean_pie@fzu.edu.cn

化学学院

催化化学、分析化学、能源化学、药物化学及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研究方向

   陆老师    
0591-22866233
 
652276592@qq.com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老师
0591-22866390
 5434515@qq.com

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

岩土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

老师
0591-22865213
 20336356@qq.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化学类(材料方向)、化工类(材料方向)

老师
0591-22866538

clxy@fzu.edu.cn

先进制造学院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半导体材料,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章老师    
0595-82660816
 95682517@qq.com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森林环境、空天地一体化植被遥感、文化旅游信息服务)、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专业

老师

13950404923
 380379252@qq.com

医工交叉研究院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廖老师

19905910277

875120350@qq.com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

老师   
0591-22863967
 154468762@qq.com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德语

老师
0591-22866258
 wyxydw@fzu.edu.cn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环境设计、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雕刻、雕塑、绘画、新闻传播类、建筑类(含城乡规划或风景园林)、机械类、信息类

      张老师            
18950190870
 
13636154@qq.com

法学院

刑法、诉讼法、国际法、宪法行政法,知识产权、经济法

老师
0591-22866298
 437727903@qq.com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

老师

0591-22865830

 641678131@qq.com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人类学)、作曲、音乐学

老师
0591-22866579
 380489191@qq.com

体育教学研究部

体育学

老师

0591-22865198

1954594432@qq.com


报名方式



登录福建“海纳百川”人才网引进生专区(http://fjhnbc.hxrc.com/yjs)注册报名。报名时间截止至11月21日18:00。有关事项及后续其他工作安排,请关注网上报名系统发布的通知公告。

福州大学2023届引进生交流群

图片

若二维码失效,请加微信L60787,并备注“引进生+学校+姓名”。


历届引进生分享感言

图片


图片

罗宇   2018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

现任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

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图片

入职福大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峡基金重点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5件),发表Academic Press专著1部,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



个人感言:福建省委组织部和福州大学对于科研类引进生的支持,不仅为我们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优越的启动条件,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也提供了能够充分施展抱负的平台。依托平台,这几年让我感受最深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地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校企深度融合:面向国家战略,了解行业和企业需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解决行业和企业实实在在面临的技术难题;二是突出团队,淡化个人:一项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团队努力的成果,团队的充分信任、合理分工和相互协作,是团队发展的关键,团队发展了,个人也成长了。

图片

林楷奇 2018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

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可持续与

创新桥梁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

图片

2018年至2020年赴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课题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获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个人感言:我十分感谢福建省科研类引进生政策,让自己能够在博士毕业之后以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开始自己的工作生涯。引进生政策为应届博士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入职以来,省委组织部和学校都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各项经费均按时到位。学校、学院以及中心领导也都十分关注我的成长,帮助我尽快融入课题团队,开展研究工作。此外,学校还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赴境外交流机会,帮助我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储备,也为我的课题申请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作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州大学拥有优秀的办学条件、试验设备和生源质量,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申请科研课题,产出科研成果。在此,也欢迎每一位优秀青年学子加入福大的大家庭,一起为福建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图片

杨程凯 2019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图片

面向高效能源存储材料与化学,围绕“电极表界面调控和溶剂化调变规律”开展工作,在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和电解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相关工作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近年来,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Energy Stor.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7项。



个人感言:加入福州大学材料学院以来,得到学院和课题组关心支持。其中,尤为感谢于岩老师三年多以来对我在电池电化学、多尺度模拟计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给我很多启发,也感谢同学们的努力付出,任何一个好的工作,都需要不断地投入和思考,期待有更好的成果。

图片

高琰昕   2020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

现任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

图片

入职以来围绕水中新污染物,重点开展使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易分离、可调控、能快速再生的高效吸附剂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创项目和福建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各1项。



个人感言:自工作以来,我在思想政治、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学生指导、合作交流等方面都长足的进步和稳步的提高。未来几年是新污染物研究的重要时期,我的工作也将为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添砖加瓦,争取为提升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片

吴炯桦  2020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现任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图片

主要从事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等器件的制备、测试与物理特性分析,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一作文章8篇。已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福建省自然基金科学基金各1项。



个人感言:很感谢福建省引进生这样一个优秀的政策。在科研导师的领导与帮助下搭建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平台,能够顺利的开展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入职的两年内发表了SCI论文3篇。在教学方面,在教师上岗培训的督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如何上课、如何上好课,完成了学生到老师身份的逐渐转换,在新生中担任班主任工作。感谢福州大学给了我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在海外认识了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人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刘洁敏  2020届教育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现任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

个人感言:福建是一块宝地,山青海阔,民风淳朴,适合开展事业,实现个人理想,也适合开展舒适的个人生活。我在这里两年,工作各方面开展顺利,生活也舒心愉快,非常希望长久的留在这里,为地方的发展尽心尽力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2023届引进生能够坚定自己来闽发展的信念,莅临八闽宝地,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沃土,与我们携手共进。


图片

胡溢轩  2020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芝加哥大学联合培养。

现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图片

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青年社会学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



个人感言:自入职以来,学校及学院领导始终是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唯才是举的真诚和欲广聚英才而用之的态度,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对接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积极为我们发挥教学科研能力,出台政策、提供平台。得益于学校营造的浓厚学术氛围,我能够服务国家及福建省的重大发展战略,收集大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研究资料,以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为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乡村振兴为题出版学术著作1部,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可以说,福大真正做到了兼顾有价值性地培养人才及有促进性地管理人才。很幸运能够成为一名福建省引进生,也很庆幸加入了福州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八闽之地,绿意盎然、空气清新、风景秀丽、适宜定居,欢迎各位师弟师妹加入福州大学,来到这里成就事业、实现梦想、体现价值。

图片

郭翠霞  2020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

现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图片

入职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及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各1项。



个人感言:对想进高校任教的同学来说,福建省教育类引进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入职后直聘副教授,且有比较丰厚的物质保障。入职两年多,整体比较满意,欢迎有志投身高等教育的同学们来福大工作。

图片

杜蔚  2020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现任化学学院副教授。

图片

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分析、分子与细胞成像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校科研启动项目各1项。



个人感言:工作两年多以来,我仍然庆幸当时选择成为一名教育科研类引进生加入福州大学。福州大学不仅薪资待遇丰厚,更有优质的教育科研平台,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化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我所在的科研团队是由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4名国家级人才的15人科研团队,人才济济。团队研究领域涉及生命分析、纳米医学、生物成像等,在方法学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研究成果,在natur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还荣获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职后,我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学校、学院的培养和团队的帮助下取得巨大进步,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我的科研效率。

图片

张云霄   2021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

现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图片

主要从事电气工程专业相关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6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9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和4项企事业项目的资助。



个人感言:感谢省委组织部和福州大学的引进以及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为我们在科研工作以及生活方面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当然自己在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方面还需要更加努力和改进。最后,欢迎各位学弟学妹加入福州大学,共创辉煌!

图片

杨越  2022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图片


个人感言:来校后,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在教学方面,学院配备了一对一导师对我进行教学指导,以期平稳实现教师身份过渡并更快掌握教学方式方法。在科研方面,福州大学配备了科研启动资金并开展教育科研讲座,使作为新教师的我最大程度认识到如何在工作中兼顾教学与科研。来校两个月的时间,学校和学院最大程度上减免了我的工作量,使我有更多的时间适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并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科研工作。福建省教育科研类引进生政策,为我提供了高质量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展示机会,只要脚踏实地,定会未来可期。

图片

徐泽林  2022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图片


个人感言:来榕数月,我已适应当地气候和饮食,并融入福大经管大家庭。福州这座城市面积不小不大,生活节奏不急不慢,夏天不干燥,冬季不寒冷,历史悠久又生机蓬勃,是有福之州。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位于地铁2号线上,有山有水包罗万象,八个食堂风味各有千秋,教学、办公、运动、环境俱佳。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引进工作,培养年轻师资尤其耐心,经常组织各类学术交流讲座和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学院整体科研氛围浓烈,周末21:00后还经常能看到西楼青椒办公区的灯光,供研究生们自习的机房和工位到了晚上也总是灯火通明。作为学院目前最年轻的青椒,刚刚完成从博士生到青年教师的身份转换,未来我要多向优秀前辈、同事们请教和看齐,潜心科研和教学工作,学习他们严谨治学、传道授业,求知探索、学术精进,拼搏奋斗、创业奉献。

图片

郑智嘉  2022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现任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研究员。

图片


个人感言:在外求学十余载,重新回到故乡,加入福州大学,内心十分激动与忐忑。从8月份正式入职,一晃忙忙碌碌的3个月过去了,最大的感受是学校和学院给予的关怀以及和谐的氛围。为帮助新入职的引进生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完成角色转变,校领导多次召开引进生座谈会,寄语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参与到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并以新老引进生经验交流分享的方式,让我们了解熟悉在福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院领导十分平易近人,第一年未给我安排教学任务,给予我充分的过渡缓冲空间,目前接触到的学院老师,不论是行政岗还是教学科研岗老师也都非常友好。这样良好的氛围让我能潜心科研工作中。在未来的日子中,我愿常怀进取之心,时刻牢记“明德至诚,博学远志”的校训,潜心科研,教书育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朱道也   2022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副教授。

图片

个人感言:“明德至诚,博学远志”,福州大学秉持以德在先、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和宽松的人文氛围。作为一个非福建的外地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学院的温暖关切。在福大,我们继续征程,不负韶华。


图片

张智杰  2022届科研类引进生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现任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


图片

个人感言:学校为引进生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在这里,我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科研当中,这令我十分的舒适满意。



图片

环境优越、待遇优厚

学风淳朴、温暖关怀

在福大

你能够获得众多机遇

收获知识与技能

取得卓越成就

诚邀杰出人才加盟福州大学

欢迎报考2023届福建省教育科研类引进生!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阅读 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