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力学大会2021+1以线上形式成功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主持开幕式并宣读了中国力学学会各类重要奖项获奖名单,我院司廷教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由中国力学学会于1988年设立,旨在奖励在力学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评选了十七届。最初每次评选两位获奖人,近年来每次获奖人不超过五位,是颁发给青年力学工作者的重要学术荣誉。首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奖者杨卫院士、郑晓静院士已在力学领域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具有享誉国际的学术影响力。
本次获奖者司廷教授于2000年考入中国科大,2004年获理论与应用力学学士,2009年获流体力学博士,之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引进为中国科大副教授,曾于2012年及2014-201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交流,2018年晋升特任教授,担任先进气动力热预测与推进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副主任,目前挂职担任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实验流体力学、微纳尺度流动、界面流动、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面向空天科技、能源环境和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司廷教授着力发展界面流动不稳定性理论模型,自主研制先进的科研仪器装备,并开展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深刻揭示复杂界面流动的生成演化与调控机理。近年来不断加强与国家国防军事等应用部门的融合创新与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已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基金委优青、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中组部青年拔尖、中国科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发表JFM、PRL等重要期刊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力学学会自然科学奖、省级教坛新秀等奖项和荣誉。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发展了多相流体界面演化的不稳定性理论模型,揭示了多场耦合条件下流体界面扰动发展的物理规律和机理;提出了基于流动聚焦和界面剪切的微纳尺度流动方法,发现了不同流动模态的形成条件和转换准则,建立了多相射流与主控参数之间普适的尺度律关系;提出了可控生成汇聚激波和强激波的理论方法,揭示了界面扰动的线性和非线性增长规律,实现了流体界面扰动发展的有效调控。
司廷教授目前兼任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微纳尺度流动专业组组长、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力学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青促会合肥分会理事,中国科大欧美同学会理事,国际期刊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BMC Cancer副主编,Advances in Aerodynamics、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气体物理等编委或青年编委。
(相关链接:中国力学学会网站信息
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456939347869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