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未知问题 激发创新动力 ——工程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1班举行“我的大神同学”系列活动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2-1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当前难以产生“从01”的原始创新突破、难以培养出面向前沿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制约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瓶颈。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部署,引导班级同学挑战未知问题、激发创新动力,工程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1班于1030日下午在中区举行“我的大神同学”系列活动第三期,邀请参与深圳零一学院暑期学校的同学们分享创新实践经历和学习心得体会。


 贾振东和林信达小组分享了自己在郑泉水院士领衔的超疏水课题下进行的研究,让同学们了解了科研的内容、过程,实验的细节,也对将前沿科技应用于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被问及他们在活动中最大的获益时,两位同学提到,他们对实验流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正确认识到了实验之于一个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对学校里各类实验课的接受度也因此提升了。

 干雨杨同学分享了在零一期间和组员间交流合作的感受,例如在他们小组中选题一筹莫展时,他通过代码展现出他的方向的有趣之处和可行性,帮助小组确定了选题方向。他还提到了如何用PPT和演讲强调工作的重点,以使评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于“民科”和创新的区别,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民科”是思而不学者,而我们这些学习理论较多的学生则可能学而不思,只有学习和思考兼顾,才能做出好的创新。

 秦健同学分享了从清华等其他学校的优秀学子身上学习到的优秀特点,比如他们精通数学建模、Python编程,阅读文献等实用技能,这些都在他们小组石墨制备的课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陶瞰同学介绍了自己在学术汇报,海报制作上的经历和感想。她还提到各个小组成员对查找文献,制作实验装置、编写代码等任务合理的分工,使得课题得以高效地完成。

 邵宜阳同学介绍了如何借鉴猫的结构与翻身反射的姿态设计四足机器人结构与掉落时修正姿态的控制算法。虽然最后项目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他在项目中应用了他十分感兴趣的强化学习算法,感觉收获颇丰。


 听完精彩的分享后,未参加零一学院的谭明阳同学说,他认识到我们做科研所需要的能力远比想象要多,这其中不仅有力学和相关交叉方向的理论知识储备,还有软件编程、文献检索、沟通协调、演讲展示等科研技能和综合素养。因此在本科阶段学习局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未来要多参与科研创新实践。

  短暂的两个小时分享很快就结束了。此次活动也使得因疫情封闭在校的同学们有了一次很好的放松与交流的机会,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学习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