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合肥市人民政府在市政务会议中心举行第三届“合肥友谊奖”颁奖仪式暨外国专家建言献策座谈会,我院ZacharyJ.Smith教授荣获此奖。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市长凌云为Zachary Smith教授颁奖,对其为安徽及合肥经济文化、科研教育以及社会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
“合肥友谊奖”是合肥市人民政府为表彰在合肥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合肥友谊奖”开展以来,累计已有30名外国专家获此奖项。这些在肥创新创业的外国专家是合肥进行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也是参与合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同盟军”,有助于营造爱才惜才、开放包容的国际人才引进环境,助力全面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国际合作与交流部与学校各部门协同合作,积极推动引智工作,不断优化引智环境,提升外专服务水平,确保外国专家安心工作,助力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蓬勃发展。
ZacharyJ. Smith简介:储扎克(Zachary J. Smith),美国籍科学家: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光学系,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光子中心完成博士后。2015年成为我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的教授。储扎克的研究重点是用于生物生命研究的显微技术和光谱技术。他的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的资助,部分研究成果已在顶级期刊发表。近期其研发了适用于资源有限国家或地区的新医疗设备,如贫血筛查装置,以及畜牧动物寄生虫自动诊断的低成本显微镜。储扎克是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青年会员。
希望大家都开心
——中国科大ZacharyJ. Smith教授专访
认识储扎克(Zachary J. Smith)、储开芹教授夫妇是快三年前的事,2018年的首次魅力城市媒体行,我来到仰慕已久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见到了意气风发的储扎克。他于2015年9月来到中国合肥,从零开始建立实验室,短短五年后,实验室毕业的博士生也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聘为了副教授。
今年疫情期间,储扎克积极在媒体上发声,为中国抗疫正名、打call,他录制的为中国加油视频感动了无数的人。12月17日,第三届合肥友谊奖发布,储扎克又荣誉当选,这个腼腆羞涩的美国大男孩再一次站在镁光灯前。
希望大家都开心
今天早上的采访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当最后我让储扎克展望一下未来五年时,本以为他会讲一些学术和科研上的期盼,没想到他只简单地说: “希望大家都开心,学生都成功,自己的研究真的都有用!”虽然身为严肃的科研工作者,但他真是一枚阳光暖男。
更让我惊喜的是,今年2月份采访时,他还只能用英文交流,今天已经可以全程无障碍用中文回答问题。而且来华五年,他并没有去上过任何语言班。储扎克说,这得益于疫情期间的追剧,闭门居家期间,储扎克陪着妻子和丈母娘一起看了很多中国电视连续剧,还特意向我推荐了黄磊主演的《小别离》,说里边的育儿理念特别先进,这点和当前大学生科研方向选择也有共通之处。
10月23日,储扎克夫妇刚刚随着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VIPKID外国专家科普公益课堂”首度走进大别山区,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柳畈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科学普及课——“成像的科学基础”。
科普课现场超级火爆,甚至一度需要校长和四名教师进入会场维持秩序。储扎克说,孩子们特别可爱,小学生跟大学生不同,小学生之所以提问题,完全出自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而大学生的学习甚至科研,往往跟绩点、论文、学位、工作挂钩,所以大学课堂上更多是被动的单向输出,而这次走进大山的小学生科普课则成为热力四射的双向互动。
热情的小小科学爱好者们向储扎克夫妇抛出上百个问题,其中一个孩子问,“我要怎样才能去你的实验室工作?”储扎克高兴地回答,“那你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考中国科大!”
储扎克说,这次科普课给他带来的收获也很大,在中国的广大乡村,还有那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大多由爷爷奶奶带,需要更多的关怀关爱,不光是感情上,也有知识上的。科技扶贫、知识扶贫其实是更重要的扶贫。
离开小学时,他就问校长,“我下次什么时候来?”
中国科研水平在稳步提高
储扎克说到,自己在美国读博士时,身边就有很多来自中国科大的同学,当时感觉他们都超级聪明,人也很友好。后来机缘巧合,他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认识了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的教授,教授很热情地邀请他来合肥看看,结果他糊里糊涂也就来了,被科大老师和学生们的科研热情所感动,一待就是五年。现在已经指导十几名学生,还有一名学生毕业后直接成为副教授,这点让他非常骄傲。
储扎克认为,这五年来,中国科技进步非常快,不单是论文数量,科研实力和水平也在稳步提高。而单一化的评价标准,还始终是制约技术创新的顽疾,卡住了技术创新的脖子。现行的科研体系评价标准要求论文,而很多科研尤其产业化应用的技术,很难在短期内突破,取得成果,所以也发不了论文。这样的指挥棒就导致大家都一窝蜂去做短平快、容易出成果、发论文的项目。长此以往,那些真正重要,关系国计民生命脉的课题方向就乏人问津,最终还会制约科技创新的发展。
好在近年来,中国从最相关主管部门到高校、科研机构的各级部门都已经认识到了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危害性,下大力气去培养一些长周期的基础科研项目,比如中国科大就对基础数学等专业学生给出政策倾斜,鼓励他们安心做科研,不急出成绩。板凳甘坐十年冷,科研不搞半句空。
储扎克预计,五年之后,中国的科研将展现出与现在完全不同的风貌,将引领世界科研和教学的潮流,因为目前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苗头和趋势。当前世界理工科留学的第一目的地还是美国,但相信五年之后会有更多人的选择中国,选择中国科大。
勇敢+踏实 科研+实践
刚来到中国科大时,储扎克的汉语还不是很流利,无论是教学、科研,都只能用英语交流,这样很多学生不敢选他的课,也不敢选他做导师。但五年下来,选择储扎克课题组的学生越来越多,他有时只能做出痛苦的选择,从八、九个同样优秀的申请人中选择两、三个学生。
储扎克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选择学生的标准:勇敢+踏实。勇敢就是必须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去做没有标准答案的课题和方向,不为名困,不为利动,唯理是从;踏实就是能够沉得下心、静得住气,在同学都发论文、拿offer之时,仍然能够踏踏实实做自己的项目,牢牢锁定自己的科研方向,不跟风,不盲从。科研是一条漫漫长路,只有既勇敢又踏实的人才能走到终点。
储扎克很高兴地看到,中国科大涌现出越来越多跟他实验室同学们一样既踏实又勇敢的青年人。
储扎克不光注意科研,而且十分注重科研和社会实践尤其是具有公益性质事业的结合。在学校教授的牵线搭桥下,储扎克团队和重庆儿童医院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发出了地中海贫血的快速检测仪器,仅用单次不到10元的成本,5分钟之内就可以成功检测。地中海贫血检测是世界性难题,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广西地区有大量患者,储扎克的科研成果为他们带来了福音。
无标记检测是我的终极梦想
储扎克的研究方向十分前沿,他希望能在未来实现无标记检测的成功。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就是同条件可复制,而很多实验结果之所以不能重复出来,就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标记物。这是一条无比光辉又无比艰难的探索道路,而储扎克已经在拉曼化学、细胞线粒体精细结构等几个方向上成功地实现了无标记检测,非常令人振奋。
储扎克说,中国科大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和最优秀的工作人员,自己作为一名美国人,来到合肥五年,碰到每一个烦恼和问题,学校里总会有老师同学第一时间站出来帮他解决。他觉得自己不是加入了一所大学,而是加入了一个大家庭。
疫情期间,储扎克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遵守政府规定,在家禁足隔离,他也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正像他在采访最后祝福“所有人都开心”一样,我也衷心祝福储扎克在中国科大的科研道路开心并顺利。
因为science is fun, science is cool!而在中国科大做科研,是世界上最cool、最fun的事情!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