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哀悼、缅怀童秉纲院士

发布时间:2020-07-15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童秉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遵照童秉纲院士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并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童秉纲院士丧事从简,设立网上纪念堂。近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众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哀悼、缅怀童秉纲院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陈希,国务委员王勇、肖捷等,对童秉纲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童秉纲院士1927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苏张家港,1946年至1950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1953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师资研究生班毕业,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结合国家航天工程的需要,童秉纲院士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导弹动态稳定性导数的计算方法,并发展了气动热力学理论和新方法,在航天工程中取得显著成绩。他倡导和引领了我国非定常流和涡运动的研究,推动了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力学研究领域,首次提出了模拟鱼游三维流动效应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本世纪初,又倡导组织联合团队和推动更广泛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产生了若干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他曾担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教材委员会委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出版了《气体动力学》《涡运动理论》和《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等专著。多次获中科院及教育部奖励和荣誉,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空气动力学成就奖等。


  童秉纲院士为力学教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奋斗了60余年。他一生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不畏曲折、真诚坦荡、治学严谨,堪为师者典范和学者楷模。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代表科学院向童秉纲院士夫人晋晓林表示慰问。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发来唁电,“惊悉童秉纲院士因病逝世,深感悲痛,代表家乡人民表示沉痛哀悼。”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0余所大学及部分院系,中科院力学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研究院所及相关实验室,发来唁电、唁函等悼念童秉纲先生。


  童先生的生前好友、同事、广大师生校友等各界人士沉痛悼念童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吴承康、张涵信、白以龙、周恒、李家春、郑晓静、陈十一、邓小刚、何国威、陆夕云等通过各种方式发来唁电、唁函。俞鸿儒写道,“童先生一生坚守流体力学研究和教育,培养和早就了一大批流体力学研究的有生力量,在这个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痛悉童先生驾鹤仙去,我又失去了一位好友。”吴承康写道,“他虚怀若谷、治学严谨,一生育人无数,堪为楷模,我为失去了这么一位亲密的同行感到无比痛惜。”张涵信写道,“童先生在我国理论力学、高超声速气体力学、动稳定性导数、生物力学等方面都有很大贡献,是我非常敬重的科学家。”白以龙写道,“六十年的教诲,师恩如海。童老师千古!” 周恒写道,“我对失去一位老朋友感到十分悲伤,童秉纲院士的逝世是我国流体力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勇攀高峰的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李家春写道,“他的逝世不仅使我们工程科学学院失去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好师长,也是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邓勇深情地表示,“童先生是学校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我们永远铭记!”国科大现任校领导、各学院单位、童秉纲先生曾执教过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和近代力学系等单位,通过各种方式沉痛悼念童先生,并慰问其家属。


  台湾淡江大学原副校长冯朝刚教授在唁电中写道,“童院士一生虚怀若谷,淡泊名利,治学严谨,为力学教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热情付出堪为师者典范,更为吾等后学者的楷模。”


  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师生,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师生以及中科院力学所多位资深研究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方式沉痛悼念、深切缅怀童先生,表达对童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敬意。许多人在唁电或追思文章中都回忆了与童先生共事或交往中的具体事例,其中有不少是感念童先生无私帮助自己度过困境的事迹,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