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钟凯研究员来学院做交流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03 浏览次数:587

81日,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钟凯研究员应田超研究员邀请到访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钟凯教授于力二楼302会议室做了题为“9.4T高场磁共振成像及相关应用的交流报告,报告由田超老师主持。



脑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是理解人类智能的基础,并对AI等新兴技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磁共振方法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成像手段。钟凯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磁共振成像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技术研发,并实现了9.4T猕猴活体内0.1-0.15毫米分辨率的高精度猴脑磁共振图像,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工具。对于脑皮层分层及深部重要核团分区的准确精细分割,可以发现脑结构和脑连接的新信息,有助于了脑活动的机制并为相关建模提供借鉴。除了高分辨率脑结构成像,钟教授还介绍了这种9.4T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在波谱、代谢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让大家对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应用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钟教授的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积极提问,与钟教授就高场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磁共振成像在植物根系生长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磁共振成像手段的磁场强度、分辨率极限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此次报告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顺利结束。



钟凯研究员简介: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磁体运行与实验测量部副主任,9.4T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负责人。高场磁共振成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聘教授。2014年加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全面主持亚太地区第一个9.4T 40cm大口径动物磁共振成像研究平台的建设及相关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场磁共振成像理论与成像技术及相关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高场磁共振波谱、高场磁共振临床研究等。在高场磁共振成像理论方面有原创性贡献,获得2008年度Human Brain Mapping学会NeuroImage杂志编辑奖、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者)。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多项,主持及参与项目十余项。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