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年初,15 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这,就是我们伟大主席习近平知青岁月的开始。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王宪平同志如是说。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莫过于他能吃苦耐劳,而在习近平主席的知青岁月中,他很好地发扬了这一品质,并给他的一生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王宪平跟习主席一起参加基建队,基建队主要就是在山沟里边打坝(用土坝抬高山口,平整山谷里的土地,形成坝田),在山上修梯田,不干庄稼活。陕北山多地少,修建坝田和梯田能增加很多土地面积,能多打粮食。王宪平说:“近平干活很卖力气,肯吃苦。他虽然在劳动技巧上和我们农民有差距,但他一点儿都不惜力,甚至比我们干活还拼命。比如打坝,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挖掘机、打夯机全都没有,都靠人力把一层层的土铺好,再用很沉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得紧密起来,这是强度非常高的体力劳动。那时候基本谈不
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近平也没有手套,他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他的手掌上磨的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延川方言,本意是“耍奸儿”,即偷奸耍滑,偷懒)。”
刘金莲:我老伴儿叫张青远,当时是他们生产队的队长,每天都带着近平他们这些北京知青到山
里去打坝,修梯田,受苦,劳动。近平干活能受下罪,吃下苦,一点儿城里娃娃的娇气劲儿都没有。近平从村里往地里挑粪,那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他就把衣服脱下来,垫在肩膀上。垫得薄了,不管事儿,扁担还是磨得肩膀受不了;垫得厚了,使不上劲,扁担又容易掉下来。没过多久,近平的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也不用垫衣服了。
老实说,的确很难想象一个北京知青往大山里插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无论是心理上的落差,还是身体的不堪重负都能够压垮一个人。然而,我们的习主席挺过来了,不但挺过来,甚至在其中磨砺自己,锻造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事业打下来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切,多亏了习主席吃苦耐劳的精神。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酸甜苦辣都是人生最美的姿态。
而想到我们现在,作为一名科大人,进入这个具有吃苦耐劳传统的名校,我们每一个科大人都应该发扬这一良好品质,自觉摒弃一些诱惑,比如游戏,衣服,金钱等,要做一名纯粹的科大学子。
习主席在知青岁月的经历,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我们一定能够助力祖国腾飞!
(工程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三班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