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学院2011年第三期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1-07-11

   为扩大研究生的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弘扬科研精神,工程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再次举办了“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有工程科学学院分团委主办,工程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定期邀请一些在学术上取得骄人成绩的博士学长,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与大家分享一下在做科研过程中的感悟。
   6月2日晚上7点,本期学术沙龙在西区力学一楼504多媒体教室如期进行。本次讲座邀请的是热科学能源系的范雯博士、李晶博士和李大伟博士,本次共有90多位同学到场参与,场面火爆,还有化学院等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前来听讲,并相互间进行学术交流,使得双方都获益良多。


   首先是范雯博士拿出了她在伯克利期间所作的工作,与大家分享。报告的题目是《二氧化钒微纳米线的相变特性及其在热电转换方面的应用研究》。她从二氧化钒微/纳米的基础性质出发,同时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应力应变、点缺陷、孪晶界等因素对其相变温度、相变区间分布及其时滞宽度的相变特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进行二氧化钒微/纳米线悬臂梁在热驱动器及热电转换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及其优化。报告中还附有动态效果图,显得更生动易懂。


   第二个是李大伟博士做报告,他的题目是《热解稻壳炭基高比表面多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孔隙发育机理》。他在报告提出以磷酸为酸化剂、聚乙二醇为模板剂制备稻壳基多孔二氧化硅,并探讨了孔隙发育机制。所得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1018 m2/g,制备周期低于10 h。


   最后是李晶博士的报告,他的题目是《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热发电系统研究及优化》。报告中介绍一种新型太阳能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突破传统太阳高温热发电需要大面积、高聚焦比聚光集热以及复杂跟踪系统的局限,采用低倍聚焦与有机朗肯循环相结合的太阳能中低温热发电方式。


   报告后,大家就一些学术观点与范雯、李晶和李大伟三位博士学长进行了探讨交流。至此,本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1)范雯博士于2002-2006年在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的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进行学习,2006年-2011年在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季杰教授,其间2008-2010两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工程系进行学习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s Review B和Nano letter上。
   二氧化钒作为一种智能材料,其相变特性一直得到大量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并在各种开关材料,热敏电阻,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本报告将从二氧化钒微/纳米的基础性质出发,同时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应力应变、点缺陷、孪晶界等因素对其相变温度、相变区间分布及其时滞宽度的相变特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氧化钒微/纳米线悬臂梁在热驱动器及热电转换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再进一步优化该热电转换器在中低温下的热发电性能。
近期主要论文:
W. Fan, J. Cao, J. Seidel, Y. Gu, J. W. Yim, C. Barrett, K. M. Yu, J. Ji, et al. (2011). Large Kinetic Asymmetry in Twin Wall-Nucleated Metal-Insulator Phase Transition; Phys. Rev. B, in press.


   (2)李晶博士于2002-2006年在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的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进行学习,2006年-2011年在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季杰教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olar Energy 和Applied Energy上。
   针对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式,本报告将介绍一种新型太阳能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突破传统太阳高温热发电需要大面积、高聚焦比聚光集热以及复杂跟踪系统的局限,采用低倍聚焦与有机朗肯循环相结合的太阳能中低温热发电方式。另外,该系统易于实现模块化,小型化,且集热部分无需跟踪装置,适合于与建筑相结合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同时还可实现冷热电联产,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近期主要论文:
Jing Li, Gang Pei, Jie Ji. 2010. Optimiz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solar thermal electric generation with Organic Rankine Cycle in different areas. Applied Energy. 87(11)
Jing Li, Gang Pei, Yunzhu Li, Jie Ji. 2010. Nove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hybrid solar electricity system with Organic Rankine Cycle and PV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00:1-8

   (3)李大伟博士于2001-200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学习,2008-2011年于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朱锡锋教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和materials letters上。 多孔二氧化硅孔隙结构发达,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消光性、隔热性、绝缘性,在吸附、分离、催化等许多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孔二氧化硅可以用稻壳基生物质原料制备。目前,国际上稻壳基多孔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330-955 m2/g,制备时间长达25-144 h。本报告提出以磷酸为酸化剂、聚乙二醇为模板剂制备稻壳基多孔二氧化硅,并探讨了孔隙发育机制。所得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1018 m2/g,制备周期低于10 h。
近期主要论文:
[1] Dawei Li, Dengyu Chen, Xifeng Zhu. Reduction in time required for synthesis of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silica from pyrolyzed rice husk by precipitation at low pH.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2 (2011) 7001-7003
[2] Dawei Li, Xifeng Zhu. Short-period Synthesis of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Silica from Rice Husk Char. Materials Letters, 65 (2011) 1528-1530.
                                                  

                                               主办:工程科学学院分团委
                                               承办:工程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20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