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热力再涌助神舟 英才续写航天情——新能源英才班师生代表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飞天及神舟二十乘组返回

发布时间:2025-11-19浏览次数:25

东风浩荡卷长天,神舟破晓绘新篇。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14日,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新能源英才班师生代表,两度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两大历史时刻,在东风航天城续写“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青春篇章。

10月31日夜,东风航天城问天阁人潮涌动。20时48分,张陆、武飞、张洪章三名航天员阔步而来。掌声、欢呼声、国旗挥动的猎猎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出征曲,直冲夜空。欢送仪式落幕后,师生们奔赴距塔架仅1.5公里的观礼区。23时44分,倒计时的铿锵声与心跳同频——“五、四、三、二、一,点火!”炽白龙炎骤然喷薄,刺破戈壁寂静。十余秒后,光柱没入苍穹,唯余渐远的呼啸与人群排山倒海的欢呼。现场指挥中心随后传来消息,本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本次前来的学生代表赠送了宇航员签名的纪念册一份,勉励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承担起“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

 

按照原计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应于11月5日返回地球,因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的放行条件而不得不推迟。从按下“暂停键”到返回任务重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措施,各系统迅速反应、团结协作、扎实应对,最终决定先让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乘坐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后续再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因此,师生们稍作休整,于11月13日再赴东风航天城,受邀前往现场见证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凯旋归来。这将是中国航天员首次通过“换乘”载人飞船的方式返回地球。

14日下午,由百余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往东风着陆场。历经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师生们抵达等待地点,大家无不期待于迎接航天英雄们平安回家。任远同学在现场接受了东风电视台的采访,他表示:“半年前新能源英才班的师生们已经现场见证了神舟二十发射成功,我们不仅要送航天员出征,更要接他们回家。”最后,他代表全体同学向即将返回祖国的航天员们致以了最诚挚、最衷心的祝福,祝愿他们此行顺利、平安凯旋。

16时40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乘坐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场人员无不欢呼雀跃地奔向观礼区,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戈壁,与褐色的返回舱一起组成了最美的风景。返回舱舱门打开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在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三名航天员挥手致意,分别进入医监医保车,随后当晚乘机返回北京。在中心领导的关心下,任远和张子昂同学被选中参加了返回舱的护送回京任务,乘坐伊尔76运输机顺利将返回舱交到研究人员手中。至此,师生们亲眼见证了从火箭发射到飞船返回的全过程,真切触摸到祖国航天事业跳动的强劲脉搏。

11月15日,师生们有幸受邀参观飞船返回舱弹射备用降落伞,近距离下观察返回舱可以看到“钝头体”的外形轮廓和表面清晰的烧蚀痕迹。神舟返回舱的安全返回,依靠的是一套极其精密和可靠的热防护系统,它通过“钝头体”气动设计和“自我牺牲”的烧蚀防热材料,巧妙地化解了进入大气层时的极端高温挑战,确保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这次难得的经历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所学知识与航天事业息息相关,激励同学们勤学苦研,以自身所学报效祖国。

热力再涌助神舟,英才续写航天情。本次活动是新能源英才班“见证神舟飞天”系列活动的第三次成功举办。从首次仅有5名师生代表率先启程,到第二次2022级全体英才班同学共同参与,再到如今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齐聚一堂,航天精神在每一次点火升空与平安返回的壮丽瞬间中熠熠生辉、薪火相传。今朝,新能源英才班师生两度奔赴,目送神舟二十一号叩问苍穹,迎接神舟二十号乘组平安凯旋。同频共振的点火倒计时,更能让人感受到万众一心;翘首以盼的神舟凯旋,更能让人懂得众志成城。这就是中国航天带给每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震撼。

星河路远,东风浩荡;薪火相传,壮歌未央。科大学子必将以青春之我、报国之志,航天之情,把个人理想熔进时代尾焰,为中国航天下一次腾飞续写更炽热、更澎湃的新篇章!


(撰稿: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沈子清)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