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赴合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0

为促进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拓展学生的科研与产业视野,11月7日至8日,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组织近50名本科生、研究生及选修《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同学,在徐晓嵘教授的带领下,赴合肥多家光机电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学活动。

11月7日上午,师生首站抵达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我系2002级校友赵猛系统介绍了光电分选技术的最新进展,从光学原理到工艺设计,从核心算法到产业应用,生动呈现了课本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同学们随后走进生产车间,亲眼见证技术从原理走向产品的全过程,切身感受到从实验室研究到规模化制造的完整创新链条。

 

11月8日,师生分为两组继续深入实地探访。在徐晓嵘教授带领下,第一组师生首先到访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96级校友吕盼稂博士、2006级校友秦少谦博士和郭杰博士带领大家参观展厅,重点介绍了“千眼狼”高速摄像测量系统,并现场演示了固体力学测试与流体高速摄影测量实验、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使同学们了解到高速视觉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后,师生前往合肥引力波智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级校友吴亚分享了公司在量子计算光机电系统集成方面的技术突破,回顾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的创业历程。他还引导同学们参观了多款自主研发的科学仪器,进一步拓宽了大家在科研与产业融合方面的认知。

 

第二组同学在博士生汪志平的带领下,前往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流学习。皖仪科技先研院院长、少年班学院校友张鑫博士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现代质谱技术的原理、仪器设计与应用领域,并展示了公司在工业检测与医疗仪器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

随后,同学们来到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世胜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全物态立体化成分在线检测技术及产品应用进展,并现场演示了LIBS激光成分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潘从元博士、我系2006级系友在课程中向同学们系统化介绍了在线光谱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且结合个人职业发展经历,为同学们在科研方向选择与职业规划方面提供了中肯建议。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搭建起理论与现实交汇的桥梁,更让同学们在实地走访中深切体会到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前沿动态。通过走进产线、对话校友,同学们对技术创新、产业转化与个人发展路径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活动也进一步强化了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培养既具备扎实学识、又拥有开阔视野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