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传承精神 赋能学业 | 院学生会这场分享会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10月17日晚,院学生会在3A104教室举办了一场“传承精神、赋能学业”主题活动,这既是一次穿越时空与“两弹一星”元勋的对话,也是一场学霸们倾囊相授的学习经验分享会。


精神领航 · 信仰之火


活动在校“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精彩的讲述中拉开帷幕。他们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科大的建校史——学校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两弹一星”事业的建设使命,血脉中始终奔涌着“又红又专”的基因。先辈们科研报国的信念与事迹让在场同学无不动容,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学业规划中,将个人学业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让个人理想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学霸开讲 · 经验交流


除了重温“两弹一星”精神,本次活动还由两位学长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学习经验分享,他们总结的实用技巧与宝贵心得,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参考。

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段思宇在活动前就提前收集了大家的学习“烦恼”。她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秘籍:笔记不是全盘抄录,而是辅助思考的工具。她结合自身实践深入分析:“记笔记能帮助集中注意力,但可能遗漏老师讲解;不记笔记虽能紧跟思路,却易遗忘内容。”因此她主张把笔记当作“课堂投入的工具而非负担”,只记录关键思路与疑问,课后也不依赖笔记复习,而是以课件和课本为核心去回顾知识,这样既节省了盲目抄记的时间,又能精准抓住知识重点,让记笔记真正服务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在互动环节,她还就考试复习、综合测评准备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前任主席团成员、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袁辰熠则为大家带来了一套完整的“高效学习法”。他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拆解学习流程:课前通过教材与课件预习核心概念,课中借助电子设备标注重点,课后结合作业与典型例题巩固知识。他还结合培养计划明确通修课等课程的学习重点,总结了“问老师、查网络、借笔记”的资源利用渠道,并分享了自己从“萌新”干事到主席团成员的成长经历,为同学们树立了学业与学生工作平衡“双赢”的榜样范例。


老师寄语 · 扬帆起航


活动最后,院团委副书记樊洋洋老师为本次分享会作了总结讲话。他鼓励大家要将“两弹一星”精神中的奋斗内核转化为日常学习工作中的一个个小目标,既要练就过硬的专业“硬实力”,也要培养卓越的综合“软技能”,在大学生活中不断突破自我,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科大人。


本次活动持续近两个半小时,现场互动频繁,反响热烈。同学们收获颇丰,不仅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切的领悟,还从分享中汲取了诸多宝贵的学习方法与实用技巧,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院学生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