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工程科学论坛之“燃料电池电化学传热传质”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18浏览次数:10

2024年12月9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涂正凯研究员,受邀在西区力学五楼901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燃料电池电化学传热传质”。报告会由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李桂强特任教授主持。

涂正凯研究员给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学术报告。涂正凯研究员的报告主要分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推广应用三个部分的工作介绍。在基础理论部分,涂正凯研究员专注于燃料电池金属薄板微细通道流场设计理论,提出了基于效能评价和有效传质的流场性能评价方法、电化学反应过程与传质协同强化机制和基于最小耗散和场协同的热质传递强化机制。在关键技术部分,涂正凯研究员讲解了基于反向脉冲和引射技术的氢氧燃料电池水管理、阴极内置尾气冷凝除湿的氢空燃料电池水管理和风冷燃料电池快速低损冷启动技术。在推广应用部分,涂正凯研究员介绍了迎风弯管与百叶窗混合新型散热结构、燃料电池军事应急电源背包电源开发和潜航器动力源、无人船系统开发等技术应用实现。

在报告结束后,提问环节同样精彩,在场师生与涂正凯研究员进行互动交流,充分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认知科学的热情。

 



报告人简介

涂正凯,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华中学者特聘教授。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总体组专家,是我国250公里时速级氢能高铁,千吨级氢能船以及兆瓦级电动飞机的责任专家。主要从事氢能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创新群体,湖北省杰青等3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0余篇,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X (IF:7.1)的副主编,2023-2024连续两年入选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前2%科学家榜单,出版专著3部,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新加坡Tan Chin Tuan Exchange Fellowship Award 等。

本次报告会为2024年工程科学论坛第73期报告,报告由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支持。

 撰稿人:王敏 李耀永 胡俊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