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所系结合新篇章,共育英才新征程”——吴仲华英才班&新能源英才班东莞行

发布时间:2024-11-26浏览次数:10

2024年11月22日,2022和2023级吴仲华英才班&新能源英才班的同学们在教学秘书葛晶、班主任袁小平和王城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赴东莞开启了为期三天的交流学习之旅。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吴仲华先生“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科学精神的传承,也是所系结合教学模式的深化实践,旨在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23日,同学们参观了虎门威远炮台及海战博物馆,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威远炮台,同学们聆听了古炮台的历史,感受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强意志。海战博物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史料让同学们对近代海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先辈们的英勇斗争和伟大牺牲。


当天下午,在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和松山湖管委会的组织接待下,同学们参观了滨海湾新区和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亲眼见证了东莞的快速发展。滨海湾新区的现代化建设与松山湖的科技创新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对东莞的活力和潜力赞叹不已。英才班的同学们还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体验了该校校园文化,了解了教学特色和科研方向。这次参观让同学们对港城大的国际化教育和科研氛围印象深刻,加深了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理解。

晚上,同学们来到了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倾听了工热所郝勇研究员关于太阳能热化学制氢与脱碳的线上学术报告。郝勇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天然气制氢与脱碳的技术突破,这项技术将制氢反应温度降至400°C以下,显著降低了能耗和CO2排放,展示了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结合制备“净零排放”氢能的新模式。同学们对这一推动能源结构脱碳、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



次日上午,同学们在东莞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助理刘锋和科研助理何静的带领下,参观了研究院的展厅。同学们深入了解到研究院以金红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湾区能源领域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集成、测试、中试及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这次参观不仅让同学们对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前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新能源科学研究的热情。

随后,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张刚副院长为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教育特色和科研实力。紧接着,同学们倾听了陶实教授关于多尺度非平衡流体输运过程的理论建模及其应用的报告,对流体力学中的前沿科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次东莞访学活动圆满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将秉承吴仲华先生的科学精神,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国家的能源事业和科技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东莞之行不仅是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

吴仲华英才班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热所)联合创办,旨在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东莞新能源研究院作为工热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英才班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和科研资源。这种“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模式是中国科大独特的办学模式,不仅促进了教育和科研的融合,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对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