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中央电视台报道我校人形机器人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8-12浏览次数:715



8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权威访谈》总台记者对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的专访中,播放了我校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的相关画面。中央电视台8月9日新闻直播间也推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人形机器人 跨界融合创新 让人形机器人“跑步”入场》专题,报道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推未来科技的落地。

中国科大:让产业创新产生化学反应

报道称,作为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核心材料等先进技术和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人形机器人的研究绝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同的科研团队已经有了研发各种功能机器人的基础,而人形机器人恰好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否让他们形成合力,今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不仅为学校各个研究团队搭建起一个联合攻关的平台,还将行业内的一些头部企业引入,通过项目揭榜挂帅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参与研发。

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张世武教授在采访中说:“以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作为牵引,通过揭榜挂帅,然后把全校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也联合了我们相关优势的企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整个一条线把它打通。”

工程科学学院王柳教授说:“可能之前的研究就是你做一个手,我做一个脑,我做一个腿,那么现在就是大家集中力量去办一件大事。”

不仅要建平台,还要有制度支持,才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学校早在2020年就启动了赋权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既保持了对科技人员投身于成果转化的有效激励,也能够保护单位的利益不受损失并规避风险,从而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界融合创新之路。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