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我校创建的油气类工业“ChatGPT”平台进入规模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3-11-13浏览次数:31


 发达国家的工业软件已销售30多年,目前全球客户已趋于饱和,这些机构因拥有计算源代码,借助互联网技术,将现场数据采集、云端与各种工业计算融合为平台,从而淘汰单机版工业软件,因具备智能处理能力,便于领导实时决策,被称为未来工业界的“ChatGPT”。

 油气深埋地下数千米,油气开发的各种操作(如钻井及压裂等)对人类就是一个黑匣子,通过云化将各种算法及技术集成为平台,逐步实现智慧油田,为油气开发提供实时服务,这就如同将装有各类大型计算软件的超算“搬到”井场。因油气行业的迫切需求,国际大型油气服务公司率先研发,将各类材料性质数据、现场测试数据及算法等集成为平台,在线上服务油气开发,每口井服务费超过40万美元。

 中科大渗流团队40年坚持与石油部门合作,累积一万多次的实验数据,汇集爆炸、固体、流体、热力学及频谱分析等方面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9万多个,以及复杂方程的数值解。仅大庆油田先后有30余位硕博士专家,历时20多年与国外相关计算软件对比1万多算例,实际应用23万多井次,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

 以郝有志、李清宇、杜鑫及部分归国人员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博士,攻克智能高频采集设备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在中科大赋权的算法基础上迅速完成260多万行代码的集成;研发高端智能采集设备;搭建现场数据采集-边缘计算-云端处理及高性能计算一体化平台。2021年为浙江油田提供线上服务并不断完善。2023年6月线上服务油气井数量急剧增加,涵盖大庆、青海以及长庆等14个大油田,为72口井提供线上服务。开创了油气类工业“ChatGPT”规模化应用先河,对工业计算类平台的应用有风向标意义,显示出基础研究与自主研发的强大动力。

现场采集-边缘计算-云端-高性能计算一体化平台示意图

2023年10月10日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公司发文,要求加快发展云端实时监测技术,推进实现精细化压裂。11月4日,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公司郑新权副总经理带队,中国石油勘探院副院长付永强及大庆油田首席专家黄有泉等陪同,一行7人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调研座谈。在听取相关科研人员汇报后,郑新权表示,中国石油每年有近2万多口井要压裂,中科大创建的云端高性能计算平台已成为页岩革命的工程技术利器。中国石油将全力推动该技术规模应用,中科大也需要在设备、人员及平台容量方面扩容,逐步满足各油田的需求,研究成果是石油精神与科大校风的完美结合。

 调研座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还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工程科学学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