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工程科学论坛之“常规中性大气边界层的理论模型”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6-14浏览次数:167


2022年6月9日下午,工程科学论坛之“常规中性大气边界层的理论模型”报告会在力一楼239会议室举办,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特任研究员刘罗勤应邀主讲,报告会由近代力学系执行主任李二强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会还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实时直播。



刘罗勤老师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他表示,随着近年来风能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风机尺寸不断增大,未来风机叶片将主要运行在表面层以上区域,因此对表面层以上湍流风特性进行研究已经成为风能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刘老师系统阐述了大气边界层在常规中性大气稳定度条件下的垂直结构,重点介绍了适用于整个常规中性大气边界层的风速、风向、湍流剪切力和热流预测的解析表达式这一国际重大成果。由于常规中性大气边界层常出现在海上、大型湖泊上方,以及日落后的过渡期或大风多云时的陆地上空,这些最新的理论进展对于风能应用、天气预报、气候模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也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的大气边界层结构。

在交流提问环节,参与报告的老师和同学们与刘罗勤老师就大气边界层基础概念、无量纲参数定义,以及相关理论的适用领域等话题进行了更加细致深入的讨论。


报告人简介:

刘罗勤,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201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师从吴介之先生。2016年至2021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和荷兰特文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12月加入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陆夕云院士研究团队。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边界层、空气动力学、风机和风电场湍流流动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截至目前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Phys. Rev. Lett.、J. Fluid Mech.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工作曾被Science News等国际媒体报道。入选“中科院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荣获“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

本次报告会为2022年工程科学论坛第11期报告,报告由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支持。

撰稿人:张钊 穆恺

(近代力学系)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