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探寻英雄之城 追忆红色岁月——记工程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一班、二班“毕业红色之旅”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1-07-14浏览次数:211


武汉,向来有着英雄之城的美誉。一百一十年前,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拉开了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帷幕。自那时起,民主共和的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而在去年的新冠疫情中,武汉全体市民万众一心,顽强抗疫,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艰辛、但出色地赢下了这一场“战疫”,为“英雄之城”的美誉增添了新的内涵。值此党的百年华诞暨2017级本科生毕业之际,我们组织了此次“毕业红色之旅”,旨在利用武汉之行,开拓同学们的眼界,增进同学间的交流,让同学们对我党的光辉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18日上午,同学们在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党总支书记、2017级班主任李家文和近代力学系2017级班主任翟志刚的带领下到达了武汉之行的第一站——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建于2011年,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兴建的专题博物馆。在首义广场,同学们的视线便被那鲜红的“V”字形场馆深深吸引了。那如血的鲜红,既承托着烈士先辈们的鲜血与心血,又像极了破晓而出的一轮红日,昭示着辛亥革命肇造中国共和之基、推动现代文明进程的的勋绩!

博物馆共分四层,按照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的顺序,讲述了从清末新政到临时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过程。丰富的文物结合图文模型乃至视频演示,细致而又生动的讲述了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令同学们印象深刻。一号展厅《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各类丧权辱国的条约深深刺痛着同学们的内心,二号展厅中康有为、梁启超的变革又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安慰,在三、四号展厅中同学们更是“亲眼”见证了封建帝制的覆灭以及武昌起义的爆发。最后同学们到达了五号展厅,在这里以一条环绕着整个展厅的浮雕时间轴展现了自辛亥革命至今发生在武汉这片土地上的各项大事件。抚今追昔,旧中国的积弱与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更衬托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同学们认识到我们需要更加清醒的看待这一历史的转折点,缅怀历史牢记过去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纷纷表示会全心全意跟党走,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当中。

次日上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武汉革命博物馆。该博物馆包括毛泽东同志旧居、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武昌起义门、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四个部分。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同学们了解了中共五大作为党的历史中的一次极其重要会议所取得的成就,深刻认识到党在发展过程中的高瞻远瞩与自我改革的先进性。

作为毕业之旅的最后一站,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与美术馆。湖北作为九省通衢,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长江流域孕育的两大明珠之一、承载着华夏的文明与发展的荆楚文化就立足于此。而湖北省博物馆作为湖北省历史积淀的集中展现,丰富且生动的反应了当地的文化。

博物馆共分三层,首层便是最引人注目的曾侯乙墓系列展览。曾侯乙编钟我们都曾在课本中学习过,我们也都清楚它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编钟,有着“编钟之王”的美誉,但是当我们实际站在它面前时,我们还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我们实在无法想像,在两千年之前,在西方人还沉醉于角斗场中血腥的搏斗之时,我们的祖先就已制成了这件3层8组共56件的绝世之作。我们的祖先用这件精美的乐器奏出了恢弘的乐章,优美的音律与野蛮的角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凝结着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三两层则按照不同的类别呈现了湖北这篇土地上的千年过往:公元之前,蔡伦还未降临到这世间完成他造纸的“使命”,那一片片龟甲、一捆捆竹简便是历史的载体,千年的智慧凝聚在其中,传承到了我们的手里。瓷器,它的英文便以中国“china”来命名,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从商代的原始瓷到东汉的青瓷再到北朝之后的白瓷,从宋代的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到明清的彩瓷,从早期贵族官宦人家的奢侈品到后期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瓷器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我们中国的变迁史。青花四爱图梅瓶、十二月令青花压手杯、粉彩荷花吸杯……细腻的质地、精细的纹理、充满诗意的题材,让我们深深的叹服。更不要说汇集了古兵器与青铜器的楚文化宫,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鼎缶勺釜、盏匕尊盘应有尽有,他们静静的环绕在越王勾践剑的周围。它剑身完好,剑锋犹存,那凛冽的锋芒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参观完整座博物馆,我们既为我们悠久的历史所骄傲,却又为文化的遗失感到失落。这些国之瑰宝的展出,既是传承,又是警示,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居安思危方能得长久。怀揣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们迈入了湖北省美术馆,适时馆中正在进行“壮丽航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那一幅幅展品既有对过去艰苦岁月不忍回首的悲痛,也有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赞颂,还有对未来光明前程的向往。

此次毕业红色之旅给每位同学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通过参观,同学们重温了我们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体会到了伟大的党蓬勃乐观、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坚定了同学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决心!(2017级本科1班、2班)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