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工程科学学院举办钱学森工程科学讲座 杜善义院士作“航天发展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04-15浏览次数:791

作为工程科学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和“钱学森工程科学讲座”之一,4月14日下午,我校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杜善义院士在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礼堂为广大师生作“航天发展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工程科学学院陆夕云院士主持,5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杜善义院士从航天发展成就、未来航天发展的展望、工程科学及科技创新和他个人思考四个方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航天盛宴。他详细阐述了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辉煌发展成就和2020年我国里程碑意义的三次发射,强调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和理念。

杜先生和师生分享了我国航天强国发展征程,并从空间运输能力、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科学、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深空探测计划、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天地信息一体化等方面全面介绍和描绘了我国航天事业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谈到科技创新分渐变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时,杜先生结合自己的思考,从钱学森工程科学和系统科学角度,介绍了航天科技相关的颠覆性创新,提出了航天科技面临的挑战以及工程科学家在航天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他指出,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过程就是颠覆性创新的过程,应该从以往的颠覆性创新中学习经验。他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要在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抢抓机遇,不断进行创新驱动,努力实现我国航天强国梦。

报告会最后,陆夕云院士代表学院向杜善义院长颁发“钱学森工程科学讲座”纪念牌。

4月13日下午,杜善义院长还听取了工程科学学院人才培养、学生工作专题汇报,以及近代力学系、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的学科发展工作汇报,与院系领导班子成员、科研骨干进行了座谈交流。

杜善义院士是我国力学和复合材料学家,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力学与先进复合材料方面研究,在重大装备结构轻量化、高速飞行器热防护与热结构、多功能与智能复合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共5项,第二届“钱学森力学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终身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获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WORLD FELLOW荣誉称号。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及结构》等著作10部,已培养博士近百名。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