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邹才能院士访问工程科学学院并做页岩气能源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9-10-31浏览次数:526

10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来到工程科学学院访问,并给师生们做了页岩气能源主题报告。报告由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吴恒安教授主持,卢德唐、王晓宏、徐松林以及我校沈激、郝绿原、李道伦、徐鑫等多位教授和青年教师、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邹院士首先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卢德唐教授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0多年来,在石油天然气方面开展的科学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及其在三大石油公司中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了页岩气的开发取得的研究成果,如研制了国际上首台用于页岩致裂实验的真三轴大型实验装置,纳米-微米-宏观千米级的页岩赋存及流动机理,研发的系列软件在页岩气1000多井(段)上应用,解决了我国页岩开发中部分“卡脖子”问题等。邹院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些年在油气领域尤其是在页岩气方面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赏,真正实现了基础理论到应用全过程研究,并现场就一些页岩气问题与我校诸位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希望石油天然气中心参加国家2020-2035油气重大战略项目,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理学科优势,从页岩气、致密油气及煤层气流动机理出发,从源头创新,不仅解决“卡脖子”问题,更要实现自主创新。



在力学一楼239报告厅,邹院士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页岩革命及影响》的报告。邹院士详细介绍和探讨了涵盖全球的油气与新能源情况、作为非常规油气藏典型代表的页岩气革命和开发技术,以及中国能源能够取得独立的机遇等,同时也介绍了2020-2035年我国油气领域的研究热点合研究方向。




工程科学学院六十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提问,邹院士一一做了现场解答。

 

邹才能院士简介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家,1963年9月生于重庆,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建立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并任首任主任,现任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科研与勘探工作,创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第一个发现北美以外更古老的页岩气层系和具工业价值的纳米孔隙,揭示非常规油气“连续型”聚集规律,首创“人工油气藏”开发概念,提出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协同发展”理念。论证了岩性地层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等沉积模式。阐明了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分布规律,构建“四古”成藏模式,推动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变与重大发现。出版《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中英文专著教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