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工程科学学院Zachary J. Smith教授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讲述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19-08-30浏览次数:73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前行,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70年来,众多国际人士亲眼见证了中国走过的辉煌历程,不少人长期扎根中国、参与中国的发展。他们是新中国70年发展过程的亲历者。

工程科学学院Zachary J.Smith教授自2005年第一次来中国就感受到我国的开放包容,这里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2015年,他携妻子储开芹研究员来我校任教至今,做出了不菲的科研成果,也收获了快乐和友情。

以下是Zachary J. Smith教授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并讲述他亲历的中国故事。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迸发出澎湃活力

(美国)扎克·史密斯,记者敬宜采访整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科研环境不断改善,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高端人才来华工作。受益于科技进步,中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国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产生更多重大科技成就。

 

 

2005年,我第一次来中国,上海是我到访的第一座城市。这是一座开放、包容、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它的多样性让我深深着迷。特别是上海博物馆让我流连忘返。精美的文物珍藏虽然只是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中的一小部分,但我透过它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探索中国各地同样令我着迷。在桂林时,我惊叹于中国的自然风物和人文风貌是如此丰富多样,从而意识到之前对中国的认知是单一而模糊的。

第一次来华留下的美好回忆,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来中国工作。2015年,我和妻子来到合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刚来中科大时,我们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带学生。一些教授主动提出与我合作,共同研究一些非常有趣的项目,让初来乍到的我感到温暖,也很感动。

中国的学术氛围非常开放、包容。现在,我是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员,经常受邀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因此结识了不少优秀的中国同行。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不断收获新的灵感。这种相互促进的学术氛围十分珍贵,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也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中国一直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为科研人员尽可能提供有利的科研条件。正是由于中方对科研的支持,我们夫妻二人都能安心地在中科大工作。在这里,我们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科研经费,这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研究提供了保障。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中国的年轻一代聪明、勤奋而专注。为了得出一个准确的实验数据,很多中科大学生常常废寝忘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对科学的纯粹热爱、执着追求和巨大的创新潜力,让我深感中国科研前景光明。我相信,我的中国学生们将是非常有希望、卓有成就的一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科研环境不断改善,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高端人才来华工作。

受益于科技进步,中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在中国,最便捷的购物形式就是网上购物。成熟的电子商务和强大的物流系统,让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满意的商品。我经常在淘宝上购买实验用品,还经常向网店提出“量身定制”不同尺寸的实验用具。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提供的实验用具技术规格很标准,完全满足了我的研究需要,极大地方便了我的工作。

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国家。从2015年至今的短短4年间,我见证合肥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这可以看作是中国二三线城市迅猛发展的缩影,更让人惊叹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迸发出的澎湃活力。我相信,未来中国将产生更多重大科技成就。(节选自《 人民日报 》2019年7月1日 16 版)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