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第五届中国科大“节能减排”创新大赛报名通知

发布时间:2018-12-17浏览次数:694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能源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我校决定举办第五届中国科大“节能减排”创新大赛。

  

一、参赛对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日制在籍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二、作品形式

A、社会实践类

参赛者需提交通过走访、实践、图片、书报刊物等方式总结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B、科技作品类

包含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等形式;

C、科普类

作品形式不限,科普文章(1000至15000字之间)、视频动画、海报展板、实物模型或设计效果图等皆可;

D、艺术类

书画(不超过8平尺),平面设计(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不小于5M),摄影(jpg格式,不小于5M)等,每个作品需要附上不超过200字的文字说明。摄影作品可在不改变原貌的情况下做必要的后期处理,但不得对原始图像进行添加、删除、合成等失真处理。

  

三、参赛奖励

1、A类设特等奖1名(1200元/组),一等奖2名(800元/组),二等奖3名(600元/组)

2、B类设特等奖1名(1200元/组),一等奖3名(800元/组),二等奖5名(600元/组)

  其中本科生组(全体队员均为本科生)前十名还可以获得最多1000元的材料补助!

3、C类设特等奖1名(800元/组),一等奖3名(500元/组),二等奖10名(300元/组)
4
、D类设最佳艺术类奖5名(300元/组),最受欢迎奖3名(200元/组)

(注:若D类参赛作品数量较少,最受欢迎奖将通过答辩决出,若数量较多,将通过网络微信平台投票决出。)

5、A、B类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能源动力领域最高级赛事之一: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及科技竞赛,获全国奖的作品将附加奖励(获全国赛一等奖及以上2000元/组,二等奖1000元/组,三等奖500元/组)

6、参赛作品通过审核即可获得社会实践学分

  

四、参赛形式

1、A、B类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得超过7人,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C、D类参赛者可以以个人或不超过3人的小组形式参赛;

2、同一参赛者可同时报名多个作品。

  

五、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按公众号提示报名



六、投稿方式

所有参赛队必须于2019年4月30日前将参赛作品发送至相关邮箱,其中A、B类作品须提交申报书和说明书(报名后可获取模板)至ustcjnjp1@163.com,C、D类作品提交至ustcjnjp2@163.com。

投稿邮件注意,具体邮件名为:“团队名称+参赛类别+作品名称”,具体的邮件内容为:“团队名称+参赛类别+作品名称+队长名+队长联系方式”,如作品太大无法发送邮件,请在答辩当天交予工作人员。如存在同一组同时报名多个参赛作品,请分开投稿。


主办:资产与后勤保障处,校团委

承办:工程科学学院分团委

协办: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团总支

2018年12月16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