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董海波教授作高水平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2171

2018年6月29日上午10:00,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董海波教授应陆夕云教授邀请来到近代力学系作了题为“仿生推进技术的新进展”的高水平报告。报告会由黄海波主持,孙德军、罗喜胜、丁航、司廷、刘难生、秦丰华、黄颖青等老师和众多感兴趣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柔性推进器拍动是自然界中生物飞行和游动的主要方式。但是要在仿生机器鸟/鱼设计中完全达到生物飞行/游动性能却非常困难。部分原因是我们还缺乏对仿生推进的基本物理机理的理解,此外在测量活体生物飞行和游动的实验当中困难重重。董海波教授研究组开发了一种结合实验和计算的方法来研究自由飞行/游动中的流动机理。实验上采用高速摄影系统和精确的三维数据重建技术,对动物身体及其翅膀/尾巴拍动的运动学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在实验处理方面开发了一种模型简化工具,用于提取、分析和建模其运动。数值模拟方面则是利用笛卡尔网格浸没边界Navier-Stokes求解器来模拟相应的非定常流。模拟中,基于分块的自适应网格细化(AMR)技术也被用于增强计算能力,提高大雷诺数及复杂几何形状下的计算效率。

讲座中董海波教授介绍了他们研究昆虫飞行和鱼类游泳的最新进展。董海波教授大体从实验方法、数值模拟手段、流动机理三个方面娓娓道来。首先介绍了鸟类(蜂鸟)拍翼的实验测量,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阐述了鸟的身体在其拍翼获得升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介绍了一种能快速游动的鱼的背鳍后面两个小型可展开尾鳍的重要作用。讲座中,董海波教授重点讨论了昆虫飞行和鱼类游动的旋涡动力学和相关空气/水力性能,展示了他们结合实验和计算的方法来获得自由飞行/游动机理的巨大潜力。相关流动机理对高效仿生推进系统的设计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报告结束后,师生们就浸没边界方法、鱼游鸟飞相关机理以及生物自主推进等问题同董海波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报告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个人简历:董海波博士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机械与航空工程终身教职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于2003年和2014年先后参与或共同主持美国海军研究室的多高校合作的仿生水下推进的基础研究计划(MURI)。主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美国空军研究室项目2项和科学仪器专项基金项目(DURIP)1项、其他项目20余项。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JFM), Physics of Fluid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并两次被选作JFM杂志封面, AIAA和ASME会议文章60余篇。2011年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REER基金。现阶段研究内容包括高精度高效率流体计算数值方法、浸入式边界方法、自适应网格方法、生物飞行和游动、生物流体、生物医学流体、软体机器人等。学术任职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流体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流体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AIAA Associate Fel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cro Air Vehicles主编, AIAA Journal副主编、2017 AIAA Aviation流体力学会议技术主席等。2016年获AIAA Foundation Abe M. Zarem Educator奖。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