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庄小威校友回母校访问并做客“大师论坛”

发布时间:2017-07-05浏览次数:620

   7月1日至7月3日,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庄小威教授应邀回母校访问。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会见了庄小威教授,认真听取了她对于我校在人才引进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建议。

    7月3日下午,庄小威教授在生命科学学院礼堂向全校师生做题为“揭示生命中不可见的奥秘—利用超分辨率成像在纳米尺度上对生物系统的精细解析”的报告,“大师论坛”报告会由我校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主持,整个会场可谓是“站”无虚席,庄小威老师刚踏入会场,台下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报告会上,潘建伟回顾了当年与庄小威一起上物理课的情景,他表示每次杰出校友回母校做报告,科大师生的反响都很热烈,仿佛是盛大节日一样。

    庄小威教授以人体到细胞内的分子的巨大的空间尺度跨越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向听众阐述了细胞内的各个分子的间隔因为过小而显得“拥挤”,并结合光的波动性,解释了这些过于“拥挤”的分子在显微成像过程中的成像光斑相互交叠从而不能被清晰地分辨彼此的现象,即阿贝光学衍射极限。庄小威教授创造性地采用分时、逐点地对细胞内“拥挤”的各个分子进行成像,并加以定位分析,最后把各个分子的定位点重构在同一张图像上,进而得到超分辨率的生物图像,庄小威教授称之为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技术。

    随后,庄小威教授介绍了她的课题组利用该技术在细菌、细胞、组织切片上等各级生物系统的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体现了生命科学之美,还不乏意料之外的惊喜。庄小威教授重点介绍了神经细胞轴突内肌动蛋白骨架出人意料的环状周期结构,庄小威教授还以她女儿心爱的玩具为例,形象而生动地阐述了这种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庄小威教授还介绍了她最近发表的关于细胞定量转录组学相关工作的文章。

    在演讲结束之后,庄小威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听众所提的问题,并和观众做了互动和交流。

  

    庄小威教授,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96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哈佛大学物理系、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庄小威教授曾获麦克阿瑟天才奖、Beckman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奖项,她在单分子动力学、基因表达机制、病毒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庄小威教授近年来发明的超微成像光学—STORM技术使得荧光显微技术的分辨能力达到了纳米尺度,极大的促进了生物影像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单细胞定量转录组学等的研究和发展。

       (图、文/国际合作与交流部 生命科学学院 工程科学学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