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创新驱动发展,走科技强国之路——记杨卫院士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6-04-25浏览次数:275

   4月14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受邀为我校广大师生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题为《创新驱动发展与基础研究——21世纪中国走向创新型强国之路》的演讲。

 

   演讲围绕中国科技发展现状、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及在国际大环境下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势头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杨卫院士指出我国新知识不是顶天立地而是中腰隆起。其主要表现是基础学科繁荣但科学前沿引领不足;基础研究成果丰硕但支撑发展驱动不足;科研队伍规模宏大但顶尖大师尚显短缺。未来中国创新科技的发展需要高校、研究院所等研究机构,政府、企业等职能部门与用户、金融机构等投资、使用单位三方面间形成螺旋交织体,做到创新、驱动二位一体,使用者理智选择。

 

   杨卫院士引用国内、国际期刊和统计机构的数据,指出我国科技论文发表在数量和质量上并行发展的同时,国际合作也在逐步攀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我国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科技论文数量已经不相上下,但在高引用率、高影响力科技论文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基础研究处于从“量”到“质”的关键跃升期。

 

   虽然我国科技引领世界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近期我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果。从铁基超导、多光子纠缠、中微子振荡、诱导干细胞等对国际同行先进理论进行进一步研究、发展的研究成果,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非线性数学期望、超硬材料、水稻科学、新结构经济学等首创理论、应用等。中国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深深激励着广大师生在科研道路上奋发前进的信心。

 

   杨卫院士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为每个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也是责任与使命所在。报告会最后,杨卫院士对师生提出的在国家科技政策、个人道路选择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他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关于科研的独到见解及幽默的言行为广大师生上了一节有趣的课程。

 

 


1.png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