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文档下载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沉痛纪念崔尔杰先生——童秉纲先生撰文纪念崔尔杰先生

发布时间:2010-12-15浏览次数:78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是初入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新手,当时崔尔杰先生是701所6室非定常气动组组长,我向他请教,他热心帮助我。

  

    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我研究动态稳定性导数。当时国内做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人很少,崔先生自然就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从80年代后期直到90年代,我们两人在许多事情上亲密合作。(1)为1989年第二届AIAA shear flow control conference 合作写了报告“中国在剪切流控制研究上的新进展”(AIAA 89-1002),在会上宣读,该文又刊于《郭永怀纪念文集》(1990)。(2)为了在国内推动“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研究,我们在80年代末合作办了这一领域的讲习班,请多位专家作专题讲演。最后,由各位专家整理成章,形成《非定常流与涡运动》专著(1993),是由崔先生、张炳煊教授和我主编的。(3)在那段期间,我们还合办了几次“非定常流和涡控制会议”,后来该会议并入“分离流和涡运动会议”。(4)在庄逢甘先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前后两期中,由于我们都做非定常流研究,通常安排在同一子课题内,彼此联系密切。凡此种种,有许多事情,我们是真诚的合作者,我从崔先生那里深受教益。

 

  从新世纪以来,崔先生是我国空气动力学与航天事业的战略科学家,他以非常高的热情,投入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精力,发挥了非凡的作用,为我国的空气动力学和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正当他挑的担子越来越重,人们期望他更多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候,不幸他鞠躬尽瘁,全部献出了自己的光和热给祖国的科技事业。

 

  崔先生才华过人,并且为人极好,乐于助人,堪称楷模。我与崔先生合作共事近40年,积累了深厚的友谊,他突然跨鹤西去,我以沉痛的心情,无限怀念他。

 

 

  童秉纲写于2010-12-14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