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工会
    • 现任领导
    • 学院党委
    • 院办公室
    • 历届领导
    • 规章制度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人才引进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科技将军
      • 两院院士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工程与材料...
    • 副教授 - 热科学和能...
    • 副教授 - 精密机械与...
    • 副教授 - 近代力学系...
    • 教授 - 工程与材料科...
    • 教授 - 热科学和能源...
    • 教授 - 精密机械与精...
    • 教授 - 近代力学系(5...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党建园地
    • 党务问答
    • 党务知识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奖学金
      • 助学金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信息
  • 科学研究
    • 学院级重点实验室
    • 校级科研机构
    •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获奖
    • 项目及专利

我院一本科生团队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0-08-23浏览次数:59

  在8月20日结束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一个本科生团队获得一等奖,另外两个研究生团队获得比赛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教育部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全民运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竞赛每年举办一届,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以“培养和普及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由教育部高教司委托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一所高校承办。本赛事的第一、第二届已于2008年、2009年分别在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我院由朱锡锋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团队的社会实践作品“生物质热解制生物油的调研报告”曾在第一届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本届是该赛事的第三届,共有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在内的232所高校报名参赛,赛会共收到参赛作品1868件,涉及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总人数达1.5万人以上。经竞赛委员会资格审查、竞赛专家委员会网络评审、会议评审,最终入围136件作品齐聚北京科技大学,参加了2010年8月18-20日的竞赛。

 

  我院本科生团队由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06级本科生沈寒春、07本科生周琢玉和常思远三位同学组成,在刘明侯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许胜、博士研究生刘东同学指导下,经过一年努力完成了“基于多孔介质强化换热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孔介质强化散热技术,通过提高半导体发电片热、冷两侧温度差,从而实现低温废热较好利用。该示范系统在热源温度140℃时,采用多孔介质后比简单强迫对流开路电压提高36.7%,大大提高低温废弃热源的能量利用效率。在竞赛展示现场,点亮了由107个LED灯组成的“中科大USTC”字样阵列,吸引了许多参观者注意的目光,并获得竞赛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好评。

 

  在本届比赛中,我院由季杰教授和裴刚副教授分别指导的两个研究生团队项目“建筑复合太阳能光伏热水供冷和采暖系统”和“光伏-太阳能热泵/热管复合系统”也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院本科生、研究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活力,向兄弟院校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节能减排,科大人在行动”。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国高校学生年度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之一。本届赛事中,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二十多家媒体关注。2011年度比赛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相信该赛事必将吸引我院乃至学校更多老师和学生参与,展现科大人的风采。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