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行——德令哈太阳能电站实习

发布时间:2019-09-04 浏览次数:251

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2017级新能源英才班和吴仲华英才班同学于2019823日至28日乘飞机前往青海德令哈光热与光伏太阳能示范电站参观实习,活动以普及太阳能发电相关知识及我国新能源发电现状为主要目的,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大型太阳能发电装置,认识到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拓宽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同时提前了解相关就业前景,增强同学们对未来的信心。

由于流量管制的原因,23日从合肥飞往西宁的航班未能按时起飞,直到下午,同学们才陆续登上了飞机。但晚点的飞机并没有影响同学们对此行的期待,班里的同学们在飞机里兴奋地议论着未来几天的行程,望着窗外雪白的机翼逐渐穿过云层,我们的心,也不觉飞出了窗外。

德令哈是蒙古语“金色的世界”的意思,地处青藏高原,借助国家产业政策优势,吸引了国内一流的新能源项目建设企业齐聚兴业,德令哈市已基本构建起“技术试验-装备制造-发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格局,将成为全国首个具备新能源全产业链集中发展的地区。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青海清洁能源利用展示馆。青海是中国光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而德令哈又是青海日照最充裕的地方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才对德令哈提出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要求,力争将这里建成全国清洁能源利用示范性基地。

馆内首先为我们展示的是“天圆地方“放映室。圆形的巨幕为我们回顾了人类在利用能源的漫长历程当中经历的点点滴滴,最后提出的有关能源未来的问题更是引发了我们深入的思考。接着,馆内的讲解员带我们走过有关光伏与光能发电的展示大厅,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光伏电池和与之相关的多个产业,诸如多晶与单晶的差别,目前最热门的中游产业链等,引起了同学们广泛的兴趣。


  

”未来,清洁能源必将走入千家万户,有铺满光伏电池的自供电建筑,也有充一次电就能行驶几百公里的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产业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相结合,我们就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智慧城市。”巨大的沙盘演示着未来的图景,激起了我们美好的向往。原来,各行各业都在为建设未来而奋斗,望着手边小小的太阳能汽车模型,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成千上万人用科技与汗水编织的中国梦。


第二站是位于郊区的中广核太阳能光热电站。巨大的告示牌上写着“一次把事情做好”几个大字,显示着中广核集团的魄力与决心。

我们戴好安全帽,跟着工程师走过遍布的管道与集光器附近,听工作人员为我们一一讲解厂房每部分的作用。工厂附近的槽式太阳能集光器又被称为“光能农场”,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加热巨大的储盐罐,再通过熔融盐与油,油和水的两次换热,加热饱和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除了槽式发电器外,塔式聚光器也是我们此行参观的重点。我们来到中广核集团的塔式光热电站,头戴安全头盔的主管人员在大厅里为我们讲解了塔式聚光器的原理与优点,相比槽式聚光器,塔式聚光器可以减少一个换热环节,能够大幅提高效率,而且装机功率可以做得更大,之所以没有槽式应用广泛只是因为技术还没有其成熟。也正是因为阴天的原因,连续多天没有太阳机器已经停机,我们幸运地得以进入场内参观。高耸入云的聚光塔尖端此时并没有发出刺眼的光芒,据称最亮的时候几乎如同太阳一般,让人无法直视。


中广核之外,三峡与中控也分别在德令哈承办了太阳能电站的工程,两家直接通过大面积铺设硅电池来直接转化太阳能,这样的方法前期投资小,且能量转换步骤更为简洁,但却不具有持续性,一旦遇到阴天就没办法保证连续供电,从这个角度来讲,光伏产业还有很多问题与障碍有待解决。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德令哈天文科普馆。馆内导游介绍,这里是仅次于北京天文科普馆的全国第二大天文馆,馆内精彩的内容的确让我们感同身受。青藏高原的孩子,如果从小就能来到这里,一定会在他们的心中埋下宇宙,太空与科学的种子,并指引着他们在那条求学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回去的途中,我们远远望见了来时看到的塔式聚光器,那宏伟的身影,静静矗立在辽阔的荒原上,仿佛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同学们加强了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深深体会到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之势,也希望在未来,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祖国能源保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此,本次活动完美结束。活动不仅达到了开展的目的,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产业的相关知识,也使得我们对这个领域的现状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旅途中,同学之间的友谊与羁绊也愈加紧密,我们的心也随着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相聚在一起。我们也期待着再一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也许那时我们已经开始肩负振兴能源产业的重任,用双手,在高原的深处,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新的奇迹。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