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USTC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学院机关
    • 规章制度
    • 学院党委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文档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 《实验力学》
    • 专利
  • 文档下载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葛新石教授荣获2020年度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发布时间:2021-02-04浏览次数:10

2021年1月22日,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国家光热联盟)发布《关于2020 年度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评选结果的公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葛新石教授荣获2020年度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2021年2月1日,受国家光热联盟理事长联席会的委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季杰教授代表国家光热联盟向葛新石先生颁发了“2020年度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证书以及10万元奖金。国家光热联盟北京办公室与在安徽合肥的葛新石先生视频连线共享这一高光时刻。

图:88岁的葛新石先生(左)和季杰教授(右)

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由国家光热联盟发起,旨在表彰那些对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推广应用做出重要贡献、起到重要作用的个人,以此激励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内从业人员积极开拓进取,进一步推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在评选流程上不需要本人申请或其它机构推荐,没有答辩评审环节,而是由国家光热联盟秘书处根据行业调研整理材料,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提名8位以内的候选人报国家光热联盟专家委员会和理事长联席会议,经过两轮投票表决,选出不超过2人作为当年度的获奖者。提名人员须有15年以上从事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或高科技产业化经历。本奖项允许年度空缺。奖金10万元/人(税前)。


葛新石教授简介


葛新石教授上个世纪50年代被选拔奔赴苏联进行太阳能选择性涂层材料的学习研究,于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继续从事太阳能选择性涂层材料的研究。随着我国卫星计划在1965重新启动,开始参加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热控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研发出专门用于卫星热控的表面选择性涂层材料,为我国东方红一号能克服200℃温差骤变而连续工作28天作出了关键贡献。

1983年,葛新石教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传热学的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工程热物理系(现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第一副主任和主任职务。期间曾担任中国太阳能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太阳能热转换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尤其是光热转换的光谱选择性涂层的辐射特性的分析与测量,先后建立了积分球、量热测量、各种高精度材料导热系数测量的独特技术,从理论计算和热物性角度,在国内工程热物理领域建立了独特的方向、形成了十分活跃的研究氛围,迅速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期间,葛新石教授结合自身的太阳能科研和教学经验,主笔撰写了《太阳能利用中的光谱选择性涂层》,并翻译和整理了《太阳能工程——原理与应用》,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太阳能研究弥足珍贵的基础文献。

葛新石教授一直带领学生努力从选择性涂层角度为我国民用太阳能热水器、海水淡化等探索高效运行方式、并从透明隔热材料角度研究按需调控进入建筑的新型建筑构件,带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太阳能研究领域不仅在选择性涂层、储能材料、物性测量以及系统集成继续得以蓬勃发展,还在生物质能等方向上开枝散叶。不仅如此,在传热学教学上,也独树一帜,很早就引入世界最优秀的普渡大学的传热教材,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传热教学一直处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程度,培养出来很多优秀的、世界一流的传热学专家,比如张寅平教授、张卓敏教授、季杰教授、徐先凡教授、梁新刚教授、高大勇教授等。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