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USTC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学院机关
    • 规章制度
    • 学院党委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学生工作委员会
  • 系别设置
    • 近代力学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教育培养
    • 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院实验教学平台
  • 师资队伍
    • 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 大师讲席教授
  • 学生工作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
    • 奖学金
    • 院团委
    • 院学生会
      • 学生会概况
    • 院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概况
    • 文档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 《实验力学》
    • 专利
  • 文档下载

工院一班举办第二场科研小组进课堂系列讲座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4浏览次数:10

为使本科生更好了解我院科研及实验室相关工作,工程科学学院科研小组进班级系列宣讲活动第二场次于2020年12月13日下午14:30在第三教学楼C座104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工程科学学院19级本科1班团支部和19级钱学森力学英才班联合主办,面向全工院同学开放。会议由钱学森班班长钱克剑、1班副班长程鑫同学主持,班主任辜萍老师出席活动。

本场宣讲活动有近代力学系六个实验室参与,智能材料和振动控制实验室、材料和结构冲击实验室、材料演化与断裂控制实验室、先进光源内部力学测量与评价实验室、生物力学与软物质力学实验室、多尺度复杂流动实验室。

首先由赵春宇学长为大家介绍由龚兴龙教授负责的智能材料和振动控制实验室。智能材料和振动控制实验室目前主要开展流变学材料的各项研究工作,拥有雄厚的软硬件支持,形成了力学、物理、材料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赵春宇师兄是龚老师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是工程科学学院足球队队长,在宣讲中,师兄不仅为大家简略的介绍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也以亲身经历为例,号召大家多多走出宿舍,让自己忙起来,学习上记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生活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创造充实的大学生活。

材料和结构冲击实验室的相关情况由彭克锋师兄、常白雪师姐为大家介绍。该实验室由虞吉林教授、郑志军副教授负责,主要研究方向是冲击动力学、材料力学行为与设计、结构耐撞性设计、多尺度力学、微纳米力学,近期主要研究项目为多胞材料的动态本构行为和3D打印轻质复合结构的冲击吸能行为和耐撞性设计、高速列车的冲击安全等。学长以多胞材料的故事,大众撞到法拉利,隔山打牛等精心提炼的故事为切入点,形象生动地为大家讲解了材料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该实验室一系列温馨的活动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由近代力学系博士生吴开金学长为大家介绍由倪勇教授、何陵辉教授指导的材料演化与断裂控制实验室。课题组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和仿生微结构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先导B 专项子课题、华为公司委托项目等,参与包括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吴学长心怀梦想,励志科研,成果丰硕。面对同学们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疑惑,吴学长满怀科研激情地鼓励大家:大胆进入实验室,尽早开始科学探索,用高水平科研成果来选择未来的生活。

先进光源内部力学测量与评价课题组,针对材料内部全场力学行为测量这一实验力学瓶颈难题,聚焦材料制备成型和服役失效关键力学过程,依托同步辐射和散裂中子源国家大科学装置,以内部全场原位力学测量实验仪器研制和实验方法研究为重心,为材料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实验和理论支撑。课题组由伍小平院士建立,共有伍小平院士、胡小方教授和许峰教授三名固定成员。报告人李经纬学长为大家解释了测量评价工作对于材料力学性能研究重要意义,不仅为本科同学拓宽了科研视野,其实验室工作进展也吸引了在场其他几位宣讲人关注。

生物力学与软物质力学实验室由姜洪源教授创立,研究传统力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问题,具体有组织细胞的力学建模配合细胞的粘附,铺展运动以及体积调控;细胞周围力学微环境对细胞周期,干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和应用;细菌浴等活性系统中主动颗粒与被动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模态;凝胶等材料薄膜界面接触失稳的研究,材料3D打印的缺陷设计和软体机器人设计。除实验室的简介外,杨皓翔学长作为13级近代力学系本科生,也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本科学习生活的一些见解和看法,通过自身学习科研经历,解答了在场同学关于科研和学习之间权衡的疑惑。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多尺度复杂流动实验室的付呈犬师兄。多尺度复杂流动实验室创建者为陆夕云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湍流大涡模拟和直接数值模拟、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学、非定常漩涡分离流及涡控制、非牛顿流与多相流、复杂界面不稳定性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流场智能优化与控制等。该实验室立足基础研究,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切实帮助解决科技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承担重大的国家战略科研任务。作为活动现场最后一位为同学们做介绍的学长,付师兄在结尾回答了大二同学进实验室能干什么,干了有什么用,以及GPA不高的同学是否适合进实验室等问题,鼓励同学们专注本学科学习,同时也多了解科研前沿问题,明确目标,配合行动,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积累宝贵的经验。

科研小组进班级活动旨在是本科生尽早了解科研工作,为自己今后的科研规划和学术方向提供经验和参考,在学长们精心的准备素材和细致的讲解以及真诚的答疑后,同学们收获很多,开始思考进入实验室,寻找科研的乐趣,换个角度看考试分数,多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 至此宣讲系列活动已全部结束,活动圆满成功。

 

 

(工程科学学院19级1班闫立壮)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电话:0551-636077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